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相关因素分析及加减驻景方对其干预方案
生物医药
项目部
***********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n 成果简介
² 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843)、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ZZ0708107)、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JJ2011-71)资助下,主要围绕高度近视发病率、并发黄斑病变相关因素及中药加减驻景方对其并发症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干预作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从多角度多方位开展的系列研究。
n 技术方案
² 通过检索数据库,对中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进行定量研究,评估。
² 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本病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尽早预防,改善患者预后。
² 用化学试剂二氯化钴(CoCl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大鼠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RCVECs),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再给予加减驻景方含药血清、康柏西普干预治疗,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视力,抑制或减少CNV的生成。
n 技术优势
² 科学评估了青少年近视患病水平,并对高度近视黄斑病变与眼轴长度、脉络膜萎缩弧面积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形成详实数据资料;
² 首次从临床与基础研究两方面探索加减驻景方治疗病理性近视CNV的效果;
² 从分子、蛋白质水平的不同角度研究具有传统中药特色的加减驻景方在降低VEGF表达、抑制CNV形成等方面机理的探索,为治疗其他眼底病提供思路。
商业报告
n 应用场景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应用高度近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及基础研究。基于中医“异病同治”理论,加减驻景方在临床上不仅用来治疗病理性近视,还被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n 商业模式
² 授权使用;
² 项目合作。
n 推广意义
² 立足解决眼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具有广阔的临床与科研应用前景;
² 为全民行动防治近视提供了数据支持,为CNV型病理性近视的防治策略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为传统中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现代理论依据,能够降低病理性近视CNV的发病率;
² 为青少年近视防治提供了指导,为病理性近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具有客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² 加减驻景方价格廉价,服用方便,容易被患者长期接受,特别是给边远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